看到最後一項的時候,我笑了,真的!真的是這樣,而且認真和他們計較的人就輸了,這些固執的可愛天使可是很牛的...
一、「小胖威利」病名的由來為何?
此病症是西元1956年首次由三位瑞士籍醫師Andrea Prader, Alexis Labhart 及Heinrich Willi提出一種新的病例報告,因此以其中兩位醫師為名,病名定為「 Prader-Willi Syndrome」(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
二、台灣有多少小胖威利病患?
若依發生率約為1/20000,以40歲以下人口數推算台灣應該約有600多名患者,但89年8月至97年9月底國民健康局通報個案數共130人,本會至97年9月底聯繫病友數有146人,希望透過疾病宣導,發掘未知病患。
三、疑似病患該怎麼辦?早期診斷出罹患小胖威利症有什麼好處?
可前往醫學中心小兒遺傳科醫師抽血檢測。及早確診可幫助病患家長了解未來病況發展,學習身心及營養等健康管理知識,生長激素治療的實務,透過病友支持團體尋求各類資訊、資源及經驗交流。
四、為什麼「小胖威利」有超強的食慾、食量?小胖威利一定都很胖嗎?
小胖威利的調節飢餓與飽足的感覺功能故障,沒有飽足感,對食物有強迫行為,超強的食慾與食量,加上低於常人的熱量需求及代謝能力,通常有著胖胖的體態,年齡較大患者尤其顯著,近來因病患家長得到更多實用的醫療資訊,嚴格的飲食控制,輔以「生長激素」治療,體態可以完全正常。
五、小胖威利有藥可治嗎?減肥藥對小胖威利有用嗎?
九十三年健保局通過「一定條件、骨齡男生16歲女生14歲以下、無併發症」者,給付病童施打生長激素,透過生長激素治療,配合飲食控制和行為療法,幫助小胖威利病童長高、減少脂肪、增加肌肉張力,改變體態,增進健康及自信;目前也有報告服用CoQ10酵素亦有幫助,此外目前沒有任何減肥藥物能持續有效,患者終身都需要低熱量飲食及食物的嚴格控制。
六、小胖威利家長只要管好「吃」的問題就好了嗎?
「吃」只是眾多問題之一!小胖威利的發展遲緩、多重障礙、脊椎側彎、呼吸中止等各種合併症狀,從出生開始即必須復健及治療,階段性解決不同的病症。積極有效的飲食管理是避免患者過胖、導致糖尿病等危害健康之衍生疾病的最佳策略;但患者超強的覓食索食能力,無法滿足「吃」的慾望而偶發的暴怒失控行為,加上病患自主性、生活範圍伴隨年齡日增,或忍不住「偷竊食物」,都會對家長的體力、精神、經濟造成極大的負荷。
七、小胖威利能像常人一樣的發展未來嗎?
只要飲食體重管理得當,不要過胖而衍生糖尿病等慢性病,他們的健康狀況可以與常人一樣。雖然有不同程度的多重障礙,但在沒有食物誘惑的環境中他們也能專注學習,培養出一技之長,以及自我管理、自給自足及回饋社會的能力。
八、如何和小胖威利病友相處?
基因突變造成了他們的疾病,請了解他們所生的病,許多行為真的不是他們故意的:
小胖威利可能會忍不住找食物吃,也可能告訴你我肚子餓。
小胖威利可以接受開水,但不要給他們任何食物或飲料;三餐以外的飲食即使是過量水果,都會危害小胖威利的身體健康。
小胖威利沒有拒絕食物誘惑的能力,請勿在他們面前吃東西或放置食物。
小胖威利有時可能愛睡,並且可能無法控制自己。
如果小胖威利碎碎唸或過於關心別人的事,這也是病症之一,但他們不是故意的。
小胖威利生氣或難過的情緒失控時,請你無需花心力說服他們,小胖威利需要自己慢慢冷靜下來,您也可用其他方式引領我,來轉移注意力。
小胖威利也許會有口齒不夠清晰或說話不能控制音量以致太大聲,這也是病症之一,請多鼓勵他們、提醒他們。
小胖威利需要包容與體諒的心來對待,請不要嘲笑我、罵我。
資料來源: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