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假的最後一天,我們趁著清晨的免收費時段,回到了台北,一路上和爸爸聊天,怕他太晚開車會打瞌睡,結果事實證明了打瞌睡的人是我XD
忽然醒了過來,已經進到市區了,睡的迷迷糊糊的不知自已身在何處,只是眼睛睜開看見深夜的馬路,有濃濃的溼氣,馬路兩旁停滿了汽車,大大小小的招牌暗了燈,塞滿了半空,一整個覺得擁擠,是什麼樣的城市,沒有了人聲沸騰還能擁擠狹小的令人厭惡,又清醒了一點,才發現家快到了,這個國家的首都。
曾經,我和太后有過一番爭論,關於居住環境與教育的重要性,她覺得如果居住環境舒適的話對小孩的身心發展是比較有益的,而我卻認為教育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
當初我們因為雙方家長的因素所以在鄉下匆匆地買了房子,後來發現那個環境還真的是不錯,自從我們的社區蓋好了以後,延宕多時的公園也開始動工,所以每天晚上吃飽飯後繞公園散步個兩三圈再愜意不過,而國小就在巷子口,走路不用五分鐘;國中在國小後面,走路不用十分鐘,附近方圓十公里內都是集合住宅區和農田,所以既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工廠商場,算是極佳的居家環境,因為礙於嘉義的醫療和特教環境不足,我們還是決定北上,而這個決定犧牲了一份穩定的工作、舒適的住所,但是卻讓angel有很好的醫療和特教環境,看在太后眼裡,她覺得雖然好的醫療和特教環境很重要,但是舒適的住所可以讓孩子有好的伸展空間更重要,這個道理我懂,三個人分享六十坪的空間和三個人分享七、八坪的空間可是天與地之差啊,所以我們給自己四年的時間(就是angel國小畢業之前啦~)如果不能在台北這個寸土寸金的彈丸之地拼博出一點成績,就乖乖回去過悠閒的鄉村生活,而且那時angel也大隻到必須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再不適合一家子擠在一個小空間裡。
太后不相信以我們目前的狀況,能拼出什麼成績來,哈,我也不相信!不過,我只知道不來台北拼這麼一拼,一定會留下遺憾,因為終有一日,我會懷疑自己沒有對孩子盡心盡力去找出什麼對她最好,如果因為能力不足我就認了,至少不會有悔恨。這二天和她們班去校外教學,有機會與新任的導師聊聊天,才知道大部份的家長因為工作因素都放棄了孩子的復健,畢竟家庭的生計還是最重要的,每個家庭的難處都不同,我的工作其實是我的生活的重心和我們家家計的一半,少了這份工作其實是很辛苦的,但當初既已決定一切以angel的教育為第一考量,我們也沒有後路可退了,有本事的話就是在能顧全她的所有需求下再成功發展出自己的新生活,那麼台北打拼對全家人而言才真正有美好生活意義及價值。
這陣子因為angel的病況有變化,我們開始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當初會北上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希望能給她最好的,而今我們考慮返鄉的原因還是為了孩子,教育和健康如果只能擇其一時,我想健康還是首選。
angel越來越大了,騎車載她復健越來越辛苦,讓她坐前面,大頭戴上安全帽剛好擋住前方的視線,讓她坐後面,背架剛好頂住她的腳,又擔心她坐後面會打瞌睡,而台北的天氣和難停車更是讓人最受不了的,一天到晚滴滴答答的,也不是大雨不停,就是三分鐘五分鐘一陣地,趁著停雨的空檔出門,不出巷子口就淋濕了,穿著雨衣出門,騎到一半又放晴了,搞得人心煩。雖然開車出門可以免去淋雨之苦,一段五分鐘的路程光是為了停車就要花上半個小時之譜,一天的時間就耗損在這些令人心煩的瑣事上。
生活的空間狹小,瑣事上的衝突沒有空間可以緩衝迴避,甚至於個人用品也都只能選擇簡單或者重要的帶來使用,完全有一種住在學校宿舍的窘迫感,再再都讓我們有了想返鄉生活的渴望,既然在台北這個寸土寸金的城市沒有辦法伸展的很舒適,不如回鄉去生活的很寬闊。